《乡土中国》是费孝通先生写的一本社会学著作,非常有名,短短百页而意味深长。这里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一点摘要总结。
一、乡土本色。从基层上看去,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。它是农业社会,离不开土地;熟人社会,大家知根知底;流动性差,大多情况下是聚居。
二、文字下乡。乡下文字普及率低或文盲多,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,而是乡下不需要文字。首先文字传情达义方面有其局限性,在不同时间和地点,不同的人之间有不同理解。其次乡土是熟人社会,我们很多时候听声音就能辨别一个人,看动作就能领会一种意思,文字用的少,所以普及不开。
三、再论文字下乡。本章继续论述乡下不需要文字的原因。乡下是个“定型社会”,所以面对困难,祖先已经想好了解决的方案。“祖先的经验就是子孙的经验,个别的经验就是世代的经验。”每个人的路子大多一致,经验无需文字光靠语言就能传播。乡土社会的经验是靠口口传授,或者自身生活实践获得,基本不需文字。
四、差序格局。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,几个稻草束成一把,几把束成一扎,几扎束成一捆,几捆束成一挑。每一个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、扎、把。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、同扎、同捆的柴,分拆得清楚不会乱的。在社会,这些单位就是团体。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,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。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。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。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。
五、系维着私人的道德。中国的道德和法律,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“自己”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。乡土社会的道德,是从个人利益关系的角度考虑的,一个人骂别人贪污,但不可以骂自己父亲贪污,同时还要替父亲隐瞒。这样才是孝,才没有违背伦常。
六、家族。与西方的家不同,乡土社会下的家族除了养育子女外,还担负着政治、经济、宗教等功能。西方家庭夫妇是主轴,而乡土社会,父子、婆媳是主轴,讲求纪律,排斥感情。
七、男女有别。作者将感情比做火,有一种破坏创造的趋势,而乡土社会基于其稳定的社会关系,要避免感情的激动。男女间的感情激动会破坏原有的社会关系,所以出现了男女有别的原则。由于这种界限的存在,中国的传统感情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,出现了兄弟结义的现象。
八、礼治秩序。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。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。维持礼需要传统,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,如果不遵循这种传统,生活就会出现麻烦,所以,人们对传统敬畏,服从这种秩序。
九、无讼。乡土社会认为打官司是一件可耻的事,表示教化不够。乡土社会不希望诉讼发生。礼治秩序是要朝法治秩序转变的,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法律条文和法庭,还要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。
十、无为政治。同意权力是分工体系的产物。乡土社会是个小农经济。经济上除了盐铁之外,很可能关门自给。所以同意权利的范围也可以很小,大家可以互不干涉。大家交往少了,纠纷也就少了,所以也就不需要什么制度规章去约束。即无为政治。
十一、长老统治。这是一种教化性的权利。被教化者要学习先于他存在的那一套文化,服从传统的秩序。
十二、血缘和地缘。血缘社会想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。富者恒富,贫者恒贫。在稳定的社会中,地缘是血缘的投影。例如作者无论身在何处,籍贯始终写“江苏吴江”。血缘社会存在人情关系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。而地缘关系中,大家相互不认识,也就不存在人情关系,这样有利于清算债务。从血缘向地缘关系转变。是社会的进步。
十三、名实的分离。这一章作者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。也就是旧的社会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时,出现了英雄,带领人们建立了新的社会结构。英雄的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相对。当社会加速变动的时候,名与实就会出现分离。例如孩子表面听从长辈的话,实际上却做出与之相反的事。
十四、从欲望到需要,欲望是自觉的,比如好吃、爱情,而且这是合乎人类生存条件。而需要是有计划有目的。比如为了营养而选择食物。
部分内容来自豆瓣,感谢网友哈哈哈的总结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