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2007年的一天,身在纽约的法国作曲家亚历山大·德斯普拉(Alexandre Desplat)接到李安的长期合作伙伴、福克斯公司著名编剧詹姆斯·夏慕斯的电话,后者邀请他为李安的新作《色·戒》谱曲。

当时的德斯普拉已经是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电影配乐家,是21世纪以来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次数最多的作曲家,风头甚至盖过了大名鼎鼎的约翰·威廉姆斯和汉斯·季默。他对李安仰慕已久,对于这次合作邀约,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几天后,李安给德斯普拉打来电话,两人聊了几个小时。德斯普拉了解到,《色·戒》讲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情报暗杀与爱情故事。那天,他们只对电影做了简短沟通,更多的时间在聊那个年代的电影音乐。

李安告诉德斯普拉,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,处处洋溢着前卫的音乐氛围,所以,他不想套用传统中国音乐作为影片背景,而是希望用国际化的音乐语言作为氛围基调。

而彼时的好莱坞正值黄金时代,李安特意和德斯普拉展开了一场关于黄金时代电影音乐的大讨论。要知道,在好莱坞的导演当中,很少有人像李安一样,对电影音乐如此熟悉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根据乐评人亚历克斯·罗斯在《电影音乐简史》中的记述,如今好莱坞的大部分商业片导演对电影音乐其实并不精通,他们对配乐的掌控往往倚赖于一种工业化的复制模式。

在作曲家参与配乐工作之前,导演通常已选出几段他个人认为最能表达影片精神主旨的简短音乐,来为配乐家提供作曲参照,称为“暂时音轨”。作曲家抵达后的任务就是对这些暂时音轨进行“同系繁殖”。换句话说,就是进行不同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。

作曲家用电子合成设备对“暂时音轨”进行演奏和变奏,衍生出重金属版、巴洛克版、钢琴版、电吉他版、管弦乐版等等。让这些暂时音轨变幻出适宜于各种情绪画面的模样,供导演选择。

这种简单粗暴的配乐模式令好莱坞的电影音乐出现愈发雷同的趋势,配乐家们已越来越感受不到过去那种自由的创作环境。不过,李安对电影音乐却有非常精深的研究,这着实令德斯普拉感到吃惊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李安先从希区柯克的《美人记》(Notorious)和雅克·特纳的《豹人》(Cat People)配乐谈起,它们都是罗伊·韦伯(Roy Webb)的作品,恰巧也是德斯普拉本人非常喜爱的作曲家。两人谈得投机,又说到弗朗兹·沃克斯曼的《蝴蝶梦》和《郎心如铁》,以及伯纳德·赫尔曼的《精神病患者》等等。他们在电话里几乎把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音乐翻了个底朝天。谈到尽兴之处,还时不时哼上几句。

德斯普拉后来回忆起和李安的这次电话长谈时说:“我原本以为自己是最标准的电影音乐迷,收藏了够多的电影音乐,随时都能如数家珍。但是和李安聊起来后,才发觉其实他不但是电影专家,还是音乐高手,功课做得很深,早就有了四十年代电影音乐的概念。”

李安希望德斯普拉可以借鉴一些四十年代电影音乐的元素,但并不是完全照搬,对于《色·戒》的配乐,他有自己的想法。随后,德斯普拉来到上海寻找创作灵感,同时与李安进行更深入沟通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见到李安后,德斯普拉才明白,李安并不想让他重现四十年代的配乐风格。李安认为,四十年代的明朗曲风和标题式动机,可能会造成一种喜剧的感觉。

两人经过深入讨论,决定让音乐显得压抑一些,并对四十年代配乐中的浪漫钢琴乐章进行有效节制。同时,还要避免好莱坞惯常用来表达狐媚元素的萨克斯。萨克斯容易给人以轻佻的感觉,用德斯普拉的话来说,“毕竟,这不是一场游戏,而是真的有人被杀。”

李安将《色·戒》音乐定义为具有叙事风格的抒情诗,少一点浪漫。李安认为,隐约不安的神秘感既吻合全片的感觉,也是最迷人的音乐感情,太丰富的色彩,反而会让观众分心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经过仔细推敲,德斯普拉认为必须尽可能地压制管弦乐的音响,尽量使用弦乐四重奏、竖琴、颤音琴、长笛、小提琴独奏等形式,并用狐媚但低调的电子大提琴取代萨克斯,以避免过度操弄音乐而破坏画面的整体气氛。

到了后期制作阶段,李安和德斯普拉依然觉得乐团的声音太大,情绪被推得太多,反而伤害到故事的发展。于是,他们决定将音乐焦点集中在角色与故事本身,而非那些宽广的大全景或是主角周围的事情,以此来减轻音乐的抒情性。

配乐中,德斯普拉仍旧继承了前文提到的黄金时代配乐名家、比如沃克斯曼和韦伯等人的部分风格,但去掉了他们那华丽的结构与音响,试着去保持必要的爱、欲望与危险的主题,同时避免陷入感伤旋律或爵士风格的诱惑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另外,他在创作过程中也尽量避免任何明显的亚洲特色(正如德斯普拉所说:“尽管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十年代的上海,但其实那时候的中国电影,都使用西方的配乐”),以一种更现代的手法来呈现,力图让观众有一种故事在眼前“即时展开”的感觉。

德斯普拉为该片创作的那首华尔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。法国人向来喜爱舞曲,这种令人愉悦且旋律易哼唱的体裁,在作曲家看来是电影音乐很重要的沟通方式。

德斯普拉对莫里斯·贾德和乔治·德勒吕这两位前辈同行充满敬意。创作《色·戒》时,他想起了两人各自的代表作——《齐瓦哥医生》和《仲夏之恋》中那令人陶醉的舞曲主题。尤其是《齐瓦哥医生》,让人一听便能感受到乱世中刻骨铭心的爱情。在前辈作品的启发下,德斯普拉为《色·戒》谱写出了那首低调深沉的华尔兹。

别总盯着梁朝伟和汤唯不放,《色·戒》里的音乐同样有内涵

 

此外,《色·戒》中对竖琴的运用也堪称整部配乐的点睛之笔。德斯普拉认为,它有一种寂寞温柔的触感,与其他弦乐混搭起来时,会让眼前事物好像加上了一层若有似无的透明薄纱,朦胧又神秘,从而形成某种宽广多元的表达效果。

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缺少了德斯普拉的配乐,这场爱情故事的艺术感染力将会薄弱很多。尽管观众在观看影片时,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。

THE END
点赞11
温馨提示:
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