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腾是什么意思
什么是图腾?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定义,关于“图腾”二字的来历,图腾(totem)一词是北美洲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氏族的方言,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。
因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,人们还处在蒙昧无知的阶段,对于人与自然物的界限还是模糊和朦胧的,这使得他们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一种动物、植物或某一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肉体或精神关系。认为这种动物、植物或自然现象就是自己氏族的祖先或信仰。而把它称之为自己氏族的图腾。
后来逐渐演变为氏族的标志。就是到了近代,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仍还保留有图腾的痕迹,比如云南的傈僳族就存在着图腾制度的残余。 傈僳族在怒江地区内有十几个氏族,即:蜡饶息(虎)、阿吃息(羊)、吉饶息(蜂)、鹅饶息(鱼)、 汗饶息(鼠)、明饶息(猴)、业饶息(雀)、乌饶息(熊)、麻打息(竹)、括饶息又称木必息(荞)。其中以木必息人数最多。
傈僳族
珞巴族也有图腾,珞巴族的图腾有很多种,如虎、豹、猪、野牛、狗、鹰、蛇、竹笋、花蕊等。珞巴人认为他们与自然界中的某些动植物、自然现象甚至生产工具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。比如,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普遍崇拜虎,不但不能猎杀,还不能直呼其名,只能尊称“哥哥”、“叔叔”或“爷爷”。如果狩猎时误杀了老虎,还要举行隆重葬礼。而崩尼、崩如等部落禁捕猴子;米古巴、米辛巴部落禁食猪肉和狗肉,并且对图腾物是不采、不猎、不食的。
图腾制有助于族外婚制的规约,曾对氏族生育的优化选择,起到积极作用。也有助于分清血缘亲疏、以保证族外婚姻法则的执行,还比如怒族,也有图腾制度的残余。
中国56个民族的图腾,就是56个民族在各自传统环境中所产生的自已民族的崇拜物。
暂无评论内容